分享_美学心得(第二百四十七集) 罗国正_..园.地..
学习.交流
专业源于专注
www. onlyit. cn   
学习交流 文件下载 手册资料 交流QQ群

    

 2  1/1   1  
作者
内容
zhwcl666  [个人空间]


注册  2018-06-29
发贴数  1
精华数  0
原创贴  0
来自  
状态  正常

级别  会员
#1»发布于2023-05-03 10:50

美学心得(第二百四十七集) 
 
罗国正 
 
(2023年4月) 
 
  
 
    3050、当你的思维和创造力快于这个世界的转速,当你的生命长于实现最终目标的时间,你这一生将会得偿所愿,充满美感的享受。 
 
  
 
3051、当今潮流兴起多边主义,我认为对多边主义的深刻理解,可以作为重要的一个审美准则。多边主义的对应面是单边主义。多边主义的实质就是:两个、或两个以上的相对独立主体(其中包括:洲际间的联合体、国家、集团,各种类型的实体、团体、组织、机构、群体等,民族、种族、家族、家庭、以至个人),在一定范围、问题、利益等上,达成相互约定的成文、或不成文的规则,共同遵守,更好地合作,争取互利共赢、或避免损失,以更好地面向未来。由此可知,多边主义涉及的层次、范围非常之广。多边主义的兴起,是单边主义的走弱,两者之间有此消彼长的关系。 
 
  
 
3052、在中国美学、文学史上,有一个不是很显眼的人物叫刘开,但他在当时是名动四方的文章高手。他通过努力学习、进取,希望从贫苦的底层纵向跃入上流社会,并争取成为一个人物,最终的结果如何呢?他的一生非常值得人们、尤其是年轻人了解、思考、参考。 
 
首先,将刘开的生平作个简介:清代文学家刘开是桐城人,这个地点非常重要,这是当时文学主流桐城派的发祥地;他出生于1718年(乾隆四十六年),出生于这个时间段同样非常重要,因为在这个时间段就有机会遇到他的同乡、桐城派三祖之一、桐城派集大成者、文章大家姚鼐。刘开幼年丧父,自小家贫,由他母苦力支撑,将他抚养成人。他小时候就边放牛,边读书、学习。由于勤学上进,赢得到乡中的教师免费为他启蒙,他能写出好文章后,上书给他的同乡姚鼐,被赏识,收为学生培养,进入了桐城派的圈子,并成为其中比较优秀的一员。这是刘开人生命运转折非常重要的、纵向发展和横向展开的一大步。得到姚鼐的器重后,使他有机会进入上流社会的交际圈,广交四方的达官、名士、文友,这都为他后来办学招生、经济来源提供了较为有利的条件,更为他游历不少名山、大川、胜迹、写出好文章等有了充实的底气。因为桐城派在文学上影响广泛和时间长久,学生众多,自然给刘开在自己的文学实力基础上,借得其势。因为在封建社会里,基本上都将权力、利益、尊严、荣耀、入史、财产和生命安全等等的好处,都集中在官场的圈子里,一般老百姓命如蝼蚁,自然使刘开也和封建时代很多文人一样,幻想通过科举考试走入权力圈。但没有雄厚的家族背景和朝中没有得力的人物作为辅助,大家都是以官本位作为最重要的价值观,在以极其势利的眼光进行取舍的世界里,刘开也和绝大多数的文人学子一样,想入仕途,往往是一场春梦,常常是自讨其辱。由于刘开多次落第,时人也对他讥讽,有人连他写文章的能力都受到怀疑。我以为,这对他的身心健康是伤得不浅的事,类似这样的例子,在古代发生了不少,都说明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:当一个人要在人生的道路上作出重要抉择时,应冷静地进行可行性研究,做出正确的审美判断后,再行动。刘开走了大弯路后,决定不再参加科举考试,为了生计和理想,他选择了教学、勤奋读书、写文章、做幕僚。可惜他过于奋力外求,没有认真进行修心养性、锻炼身体,这是他短命的原因之一。他有时与友人为争论文学问题,甚至打起架来;他做幕僚,常与主人不合,几易其主。后来他去找阮元,想当阮元的幕僚,当然难入阮元的法眼。因阶层、气质、人格、经历等差距太大。阮元比刘开大十七岁,出身于以文兼武的世家,自幼就有优秀的老师培育:5岁学字;6岁入私塾,偏重文字方面的教育,另一方面,他父亲熟读《资治通鉴》,经常对阮元讲“成败治乱,战阵谋略”,并教他骑马和学射箭,希望阮元文武兼备;14岁,阮元应童子试,入仪征县学,第四名;15岁科试第一名,成秀才;16岁,出试镇江,得第八名,成为举人;22岁殿试二甲第三名,赐进士;26岁,朝廷大考翰詹,阮元为一等一名,高宗喜道:“没想到,朕八旬外再得一人!”阮元官运亨通,一直升至等同于宰相一级,这也因为他有文德武功的业绩非常显赫有关。阮元是属于国家层面综合大圈的人物,这类人物,尤其是阮元自身都有非常优秀的幕僚、谋士,要阮元欣赏你的才华、智慧,难度真是非常之高。刘开是较单一的文化界桐城派中的一个人物,所以难以进入阮元的圈子。加上阮元的文学理念是属于比较保守的扬州派,与比较开放的桐城派其中的界限还是很清晰的。 
 
让我从几个方面对姚鼐、刘开、阮元进行比较、分析一下: 
 
1、姚鼐、阮元为实现自己的目标、理想的综合条件、实力比刘开强大得多。 
 
2、姚鼐比刘开年长四十九岁,比阮元年长三十二岁,阮元比刘开年长十七岁。姚鼐享年八十三岁,刘开享年四十岁,阮元享年八十五岁。姚鼐和阮元的寿命比刘开的寿命多出一倍。刘开还须将大量的时间用在为生存、生活、寻找各种机会跃升的道路上,而姚鼐、阮元无须忧虑生存、生活的问题,一早就进入了自己目标的轨道上,一心一意努力向前就是了。很明显,姚鼐和阮元在为实现自己的目标、理想上,一生能够用得上的时间、资源比刘开大量很多。量的优势和质的优势存在辩证互动的关系,生命的长度与生命的高度之间有一定的辩证关系。 
 
3、我用手机查找他们的资料,只要写上姚鼐、阮元的名字,资料就出来了,而查刘开时,须在他的名字前加上一个定语:“清代文学家”或“清朝文学家”,资料才能出来。 
 
4、三人都注重办学,姚鼐、阮元办学的规模、范围比刘开要大得多。 
 
5、三人都是文章高手,在诗歌、文章方面都留下大量的作品。 
 
6、姚鼐、阮元的书法境界都非常之高,姚鼐临摹《兰亭序》达到高水准,阮元被称为清代碑学开山鼻祖,而刘开,我还未查到他的书法作品。 
 
7、姚鼐、阮元在生前已有作品的刻印本存在,刘开去世后,靠他的儿子到处求人,才刻印出他的作品,让他的作品得到留传。看来,后代、后人能涵接得上,是件重要的事。 
 
    …………。 
 
通过以上对三人的一些对比,可以从中得到多方面的启示,感悟出人生很多道理,尤其是对年青人如何选择、走好人生的道路,使生命更有价值、意义是有帮助的。 
 
刘开工诗及骈体文,他的主要美学观点如下: 
 
第一、“夫天下有不可达之区,即有必不能造之境;有不可一世之人,即有独一家之文。此一家者,非出于一人之心思才力为之,乃合千古心思才力变而出之者也。非尽百家之美,不能成一人之奇;非取法至高之境,不能开独创之域。” 
 
第二、他高度评价刘勰的《文心雕龙》,并认为“自永嘉以降,文格渐弱,体密而近缛,言丽而斗新。藻绘沸腾,朱紫夸耀,虫小而多异响,木弱而有繁枝,理诎于辞,文灭其质。求其是非不谬,华实并隆,以骈丽之言,而有驰骤之势,会飞动之彩,极瑰玮之观,其性刘彦和乎!” 
 
刘开的美学思想注重将前人的优秀文化传承、集结,取其高境、精华消化后,再根据自己的实际进行独创,他注重美学思潮对文艺创作的影响,主张文质并茂。他认为诗歌对圣贤立言,表彰人伦、道德,显现政事、传达学术等有很大的补益。 
 
刘开论学以宋儒为归,文章风格更近于阳刚,他写的名篇《问说》影响深远,至今还有很多读者,也是当年被姚鼐常识,成为学生、进入桐城派的敲门砖。刘开勤奋好学的故事,提出学无止境的理念,一直成为众多后学的榜样。下面选刘开创作的《城东观芍花歌》一段给大家欣赏: 
 
小黄城外芍药花, 
 
十里五里生朝霞。 
 
花前花后皆人家, 
 
家家种花如桑麻。 
 
纵观中国古典主义时期,自从实行科举制度后,主流文化出现了现实闭环和精神闭环现象。文化现实闭环主要表现在:有条件的人,努力按照主流的观念、朝廷的要求,学习文化,读书为了做官,通过科举考试,学而优则仕。做官后又努力学习、工作,争取在职位上和精神境界、所创造出的业绩和作品都能一步步提升,为皇朝、社会、或众人提供更多正面作用。同时,以实现自己富贵、荣耀、理想等。然后,又培育下一代循此路径走下去,一代接一代地这样闭环活动。文化精神闭环主要表现在:基本上是模仿前人留下来的优秀样式、结构、技法等,结合自己所需来重构,或模仿、增添新的、自己的内容,但在理念上走不出儒、释、道三家,并一代接一代在这闭环中创作、制造。例如,姚鼐书法临摹王羲之,刘开的《问说》仿校韩愈的《师说》等。存在于漫长岁月的闭环现象,在中国出现新文化运动后,才有了很大的突破。中西文化得到广泛交流,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种学科有了迅猛发展,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,新的意识形态和国家制度的建立,古典主义时期结束,进入现代主义时期,旧的闭环被打破了! 
 
时代变迁,历史的长河不断地大浪淘沙。经典依然还是经典,真理、优秀的艺术、动人的故事,可以长久留存! 
 
(待续) 
 
本集责任编辑:詹邓   严建中


        


jimmychu  [个人空间]


注册  2017-10-01
发贴数  7
精华数  0
原创贴  0
来自  
状态  正常

级别  会员
#2»发布于2023-05-06 11:08

这是跟我一样赚积分的吗


        



 2  1/1   1  

登录后方可发贴


[ 电话: 0571-85462761 王先生 QQ: 124520435 加入软件QQ群 - 杭州 - 浙ICP备19051128号-1 网安 33010402003225 ]